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资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原料点价境外对冲 期现结合打开山东地炼油企新局面

2017-10-12 10:04:23

随着2015年原油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放开,国内民营炼厂越来越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原料点价境外对冲 期现结合打开山东地炼油企新局面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国际期货组织的原油化工专家调研团深入山东地炼产业链,就当前行业的变化、企业的生存状况、期货等避险工具在产业中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通过原料点价和在境外进行期货对冲等,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尝到了期现结合的甜头。

A 中国地炼看山东 山东地炼看东营

说起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是当地最为闪亮的名片之一。这个于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油田,曾经让东营成为移民热土,占东营面积1/6的黄河口湿地,为周边区域提供了重要的生态资源支撑。东营市作为一座石油城,每一寸土地都烙着石油的痕迹。

作为国内地方石油炼化加工最为集中的地区,东营拥有着海量的石化企业。国内石化行业流行着一句话:“中国地炼看山东,山东地炼看东营。”东营无疑是石化产业重镇。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截至2008年年底,山东省探明油气田78个,分别属于胜利、中原两大油田。其中,胜利油田累计生产原油9.08亿吨,约占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5。2016年全国7.8亿吨的炼油产能中,地方炼厂产能达到2.4亿吨,约占全国炼油总产能的30%,其中约70%的地炼产能集中在山东省。

在油气加工方面,除了中国石化以外,山东省还拥有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炼厂。目前,共有21家规模以上的地方炼油厂,年原油加工能力合计4500万吨,约占我国全部原油加工能力的10%。各类有机原料、合成材料也达到相当规模。

山东地炼行业中,东营占据主导。东营炼油企业数量也较多,产能较其他地区也具备优势。可以说,东营是山东地炼行业的一个风向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山东地区炼油企业数量众多,共有地方炼厂近70家,但产能与两大集团下属的主营炼厂相比仍偏弱,山东地炼市场整体呈现“多而散”的分布特点。

8月27—29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中国国际期货组织的原油化工专家调研团深入山东地炼产业链调研时了解到,山东地炼中,炼油产能在300万吨规模以上的炼厂27家,占比仅40%。由于山东民营炼厂相对集中,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民营炼厂的经营策略也相对灵活。

整体上来看,山东的油气市场是国内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其营销范围能覆盖大半个中国,其中以鲁北东营及周边,鲁东南临沂、日照及周边尤为活跃。

据相关民营炼厂反映,近两年来,在油价波动较小的情况下,山东地区独立炼化厂发展势头良好、利润也相当可观。相当一部分炼厂拥有独立加油站,在产销方面并不存在什么困难,也不存在压货的情况,销售比较顺畅,压力基本上会体现在贸易端。

“就竞争而言,地方炼厂的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但因各个厂家的油品质不同,适用的范围也不同,基本不存在直接的竞争。”业内资深人士于芃森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山东民营炼厂原材料的采购相对固定,下游需求基本为刚需,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

B 进口权放开 油源“卡脖子”问题缓解

事实上,2015年之前,山东民营炼厂一直处于原料紧缺的状态,油源“卡脖子”问题较为严重,且原料品质较差,绝大部分是燃料油。在原料紧缺的时代,地炼装置的开工负荷一直处于低位,平均在40%左右,轻油收率相对较低。

“那时的原料采购比较艰难,炼厂库存只能用三天,用完后原料断掉的状况时常发生。此外,装置匹配度很差,采来什么样的都可以用,产品催化剂隐性的消耗比较大。”京博石化的相关负责人回忆说。

对此,华联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华联石化)相关负责人也有着相同的感受。“彼时找个原料非常难,不要提装置负荷,只要能找到原料就已经很好了。”他称,前期国内的地炼企业都在与“三桶油”合作,油源的总量有限,对于民营炼厂来讲可谓僧多粥少。

如今,山东民营炼厂整体运营加工的原料比较充足,之前油源难的问题已缓解,油气装置规模扩展较快,开工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切都与原油进口资质放开有直接的关系。

据记者了解,2015年2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可使用进口原油,其中拥有境外油气资源、深加工和先进治污的三类企业优先使用。

随后,商务部发布《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

原油进口资质的逐步放开,极大缓解了长期困扰民营炼厂的原料难题,进而提升了产能的利用率和产品产量。放开之后,市场整个油源比较充足,有利于厂家产品升级,整个技术调整变得非常顺畅。

自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向国内大型民营炼厂下放原油进口资质和进口原油使用权之后,截至目前,已经有32家民营炼厂获批进口原油使用资质,合计1.02亿吨。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原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之后,原料供应充足,开工负荷大幅提升,平均开工率一度提高到70%。开工负荷的提高直接增加了产品的产出,地炼企业的盈利情况也随之得到改善。

据了解,2015年国家开放了原油进口使用权和进口权以后,国内民营独立炼厂开始广泛受到行业关注。也是基于整个红利政策,近两年整个民营独立炼厂从发展质量到经营质量,都有很大提升。2016年山东民营炼厂整个业务收入实现4900亿元,同期增长22%,收入有大幅度提升,利税实现3117亿元,同期增长79%,利润是138亿元,同期增长60%。

“现在结合我们自己装置的一种特性来选择市场的原料,更有利于企业整体的经营规划。从整个市场包括‘三桶油’表观的现象就是对我们民营炼厂更加重视了。”东营联合石化有限公司(下称联合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与中石油做的上下游一体化的合作,包括中石油中联化前期邀请30多家民营炼厂举办的对接会,还有壳牌、BP等国际大贸易商频频组织会议或到集团拜访,这些都展现出了一种现象——原油进口放开以后,山东民营炼厂在行业内的分量越来越重,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

1 2 下一页 末页 共2页
编辑:wujie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