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资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远大控股前总裁等人涉嫌操纵期货市场被调查-第2页

2017-10-30 10:05:49

在从期货市场赚取十亿级收益后,远大控股核心经营主体远大物产,近日被要求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远大物产实现营业收入486.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29%;实现净利润1.5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28%。

尽管远大物产在期货市场操作2017年偏向保守,但未逃脱被调查的命运。

“去年8月份实名举报后,证监会工作人员曾与我联系,此后我就没再关注此事。”近日,李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清楚此次远大物产被调查,是否与其举报有关。

被调查远大物产近年来逆势扩大份额

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9日,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宁波市企业家协会和宁波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发布2017年宁波市百强企业榜单,远大物产以主营业务收入757.5亿元荣登宁波市综合百强企业榜第二位。

其2016年报称,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期36个月的周期内,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经历了大幅下跌后再大幅上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对于价格管理和库存管理不善的企业,都面临着巨额亏损的压力。而远大物产配备较为完善的管理手段,从而在经历整个周期的过程中,不仅较大程度地防范了风险的发生,而且抓住其他企业退出的市场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一位期货分析师认为,前些年大宗商品市场不景气,许多公司选择在期货市场上对冲。远大物产作为民营大宗物资交易商,做一些现货套保的业务,属于正当的套保行为。

而在期货市场上,套保只能保值,要想获得利润,必须从交易对手处赚钱,因此释放假消息、逼仓等行为在期货市场上屡见不鲜。“如果远大物产想长期从期货市场上获取收益,很容易超出正常套保的范围。”该分析师称。

事实上,远大物产期货交易规模从2014年开始突然放大,这与公司股价涨幅基本同步。

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远大物产销售收入分别为451.94亿元和456.37亿元,销售收入增幅有限,而同期远大物产2014年实现期货交易收益16.5亿元,相比2013年的5.95亿元,增幅近两倍。

此外,2015年前8个月,远大物产销售收入为362.63亿元,较2014年未显著增长。而公司2014年期货交易合约公允价值仅4707.96万元,2015年8月末为12609.15万元,增长了近两倍。

管理层高业绩承诺疑埋祸根

宁波从事期货人士严锋告诉记者,远大物产能有今天,与管理层分不开。“远大物产这帮高管,很多都是业务员出身,从底层一点点做上来,在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上没话说。”严锋称。

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浙江远大贸易公司改制,并更名为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改变原先远大集团单一持股的状况,引入13名管理层股东,合计持股48%,其中沈志宏和金波各持股12.5%和3%,远大集团持股降至52%。

改制完成当年,远大集团将其持有的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52%股权,转让给在深交所上市仅三年的如意集团。而在此笔转让前,远大集团旗下四家企业已潜入如意集团,在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后,2000年,远大集团控股如意集团,如意集团实控人变为远大集团董事长胡凯军。由此形成了远大集团——如意集团——远大物产三级股权结构。

此后公司业绩大发展,而由于没谈妥,管理层持有的48%股份迟迟未注入上市公司。此后,管理层也曾发生变动和与之相关的股权转让。

2016年1月19日,如意集团重大事项终于浮出水面,该重大事项为外界猜测许久的远大物产管理层持股注入上市公司,此时距远大集团持股52%注入如意集团,已经过去了17年。

根据当时的并购公告,如意集团计划以每股44.36元的价格定向发行6714.16万股股份并付现金5.26亿元,用于收购金波、吴向东、王开红等管理层持有的远大物产48.00%股权。这意味着,远大物产整体估值达73亿元,较2015年8月末的经审计净资产6.41亿元溢价达1039.54%。

在高溢价的同时,管理层也给出了远大物产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58亿元、6.46亿元和7.51亿元的承诺,三年合计达19.55亿元。若达不到承诺,管理层将进行补偿。

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月份-8月份,远大物产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6.01亿元、5.76亿元。

“如果不是因为高额业绩承诺,估计远大物产在期货市场上操作不会如此激进。”李明认为,但如果收购价不足够高,根本打动不了管理层。而高溢价必然伴随着高业绩对赌。为了完成业绩对赌,管理层在压力之下,在期货上操作更加大胆,为此次远大物产高层被调查埋下了祸根。

被查加剧投资者担忧:业绩承诺能否完成

多位宁波期货圈人士认为,吴向东在8月份辞职,主要是为了保护上市公司,减少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不过吴向东等人被调查,仍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已经完全注入远大控股的远大物产能完成当初三年20亿的业绩承诺吗?

公开资料显示,远大物产前身为浙江远大贸易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曾是远大集团全资子公司,目前是远大控股子公司。远大物产主要经营石化、塑料、天然橡胶、有色黑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其最早靠现货起家,为了对冲现货市场风险,远大物产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正常的套期保值(下称“套保”)。而2014年以来,远大物产加大了在期货市场上的投入比重,并取得了不菲的收益。数据显示,近年来远大物产在现货市场上连年亏损,盈利主要来自期货操作。

远大控股前身是如意集团,其一直谋求将远大物产全部股权收入囊中。2016年1月19日,如意集团宣布收购远大物产管理层剩余48%股权,给予了远大物产十倍以上的溢价,管理层给予了远大物产2015年至2017年三年净利润近20亿元的承诺。

根据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远大物产2015年度、2016年度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实际净利润数分别为5.98亿元、5.30亿元,累计实现11.28亿元,仅完成远大物产管理层2015年和2016年累计业绩承诺的93.70%。尽管未完成2016年业绩承诺,远大物产管理层2016年并未进行补偿。

“按照公司重组期间的承诺今年应该完成的业绩,加上去年亏欠,远大物产今年业绩需要达到8亿左右,距离承诺期还剩一个季度了,公司有信心能实现业绩承诺吗?”有投资者担心远大物产被调查后,业绩承诺难以兑现,并通过互动易平台向上市公司提问,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应。

记者注意到,进入今年三季度,远大物产业绩仍未好转。根据远大控股10月14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今年三季度远大控股预计净利润为-750万元至0元,去年同期净利润6180万元,而对于业绩预亏原因,远大控股解释称:“报告期内,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大,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10月12日,记者对远大物产位于宁波中信泰富广场的总部进行探访,发现远大物产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对于总经理吴向东被调查一事,多位基层员工表示不清楚。

编辑:wujie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