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资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操作期货三个重刑 市场亟待加快期货立法进度-第8页

2018-1-22 12:14:00

近期,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两起操纵期货价格典型案例:一起是姜为操纵“甲醇1501”期货合约案,这是全国首例操纵商品期货合约价格刑事案件。

有观点认为,对于期货市场操纵行为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设置,未来可从“交易金额”“占用保证金数额”“囤积现货数量”“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投资者实际损失”等绝对数额标准出发。

据了解,目前最高法关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司法解释初稿已经形成,正在征求意见。

司法界人士表示,期货市场法律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快立法进程,尽快推出期货法。这有利于期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为加强和改进监管提供法律保障。

莫落入不法分子“圈套”

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相比证券市场,期货市场违法行为数量虽然不多,但违法行为的风险外溢效应不容小觑。期货市场操纵行为,会导致虚假的供求关系,影响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正常发挥,阻碍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风险规避、资源配置功能的正常发挥。

期货领域专家表示,期货市场能够有效分散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并能够通过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形成真实、合理的商品交易价格,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期货市场实行保证金交易制度,能够调动少量资金进行较大价值的投资,具有“四两拨千金”特点,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编辑:快餐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