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美棉冲高回落,结束前期从70美分/磅下方的强劲反弹之旅,目前暂时在76美分/磅一线获得支撑。郑棉虽然在节奏上与美棉同步,但幅度大大受限,昨日再次下破万五整数关口。
USDA1月预估2017/2018年度中国棉花消费870.9万吨,产量574.8万吨,年度缺口接近300万吨,3月虽然会释放储备棉,但市场似乎对新棉的销售和消费过分担忧。
此外,1月新疆标准级机采棉价格最低滑落至15000元/吨以下,目前价格有所反弹。随着纺织下游原料库存降至低位,刚需补库来临,现货市场氛围有所改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国内纺织业
1月中旬内外棉价差一度缩至500元/吨以内,这对于国内纺织企业极其有利,但近期两者价差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1500元/吨左右,一是美棉调整幅度大于内棉,二是人民币单边大幅升值。仅就1月来看,离岸人民币汇率从6.5一线下探至不到6.3,幅度在3.5%左右。国内棉纱价格相对平稳,前期小幅低于外棉,近期人民币升值使得外纱价格略低于内纱。
总体来看,尽管汇率对于棉价的影响远不如自身基本面,但在供需矛盾不大的情况下,其变化短期会冲击棉价。
仓单量将制约棉价反弹高度
截至2月6日,郑棉仓单生成数量5442张,预报1263张,与去年巅峰时期仓单5288张预报1369张相比,增加48张,且目前仍呈继续增加之势。在本轮美棉的冲高过程中,郑棉跟进幅度有限,尤其在15500元/吨上方,企业参与交割的热情高涨。高企的仓单量将制约棉价后期的反弹高度。
<上一篇 欧盟食糖产量有望上升 白糖价格承压
下一篇> 购销转淡 玉米期货本周大幅转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