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东北主产区玉米流通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什么在取消临储收购后没有出现预想之中的“卖粮难”,而且还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
集金 期货 通02月25日消息:当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其效果颇为乐观。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东北主产区玉米流通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什么在取消临储收购后没有出现预想之中的“卖粮难”,而且还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之后,在主产区实施多年的临时收储政策被“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新政策取代,东北主产区玉米流通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很多人用改革超预期形容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但是,为什么在取消临储收购后没有出现预想之中的“卖粮难”?为什么会取得超预期的成果?
天气因素对玉米单产影响大
为了保证改革后的玉米收购顺利进行、流通顺畅,从上到下各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努力,采取了十分有效的促进玉米流通的措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玉米产量较上年减少508万吨,2017年玉米产量又减少366万吨。相对于超过2亿吨的玉米产量,两年加起来不到900万吨的玉米减量,确实看不出这几年有“天帮忙”的因素存在。但从市场运行的状况看,国内玉米新增供给压力减轻的程度达到了可以开始“去库存”的程度,天气因素确实对国内玉米单产水平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上一篇 全球喜迎开市!期货节后策略如数献上
相关阅读

在需求偏软现实之下 预计沪锌短期弱势运行
4月2日早盘,沪锌主力合约弱势下行,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期货交易所 :关于调整氧化铝期货交易手续费的通知
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4月8日交易(即4月7日晚夜盘)起:氧化铝期货的交易手续费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