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东北主产区玉米流通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为什么在取消临储收购后没有出现预想之中的“卖粮难”,而且还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
国内玉米市场曾经表现诡异
2010年国内玉米价格大涨,国家动用大量中央储备玉米以平抑市场,可市场供求很快发生变化,2012年秋粮上市之后过剩苗头即显,随后供大于求问题愈发突出,直至史上庞大的玉米库存形成。
从生产角度看,玉米是碳四植物,作物生长优势明显,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下,玉米可能得到广泛的种植,这点与小麦和稻谷的情况明显不同。
从流通角度看,虽然玉米、小麦、稻谷都是重要的谷物品种,但玉米既是饲料用粮,又是工业原料,用途广泛,产业链长,经营主体多,南北大流通,市场活跃程度高,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紧密,有着不同于小麦和稻谷的流通特征。
从消费角度看,国内粮食消费升级的直接结果是人均口粮消费数量减少和其他用途的粮食消费量增加,玉米消费量大增是基于大豆消费增长为标志的国内粮食消费结构“革命性”变化的又一次重大变化。
下载关注集金期货通APP,查看实时期货行情走势,获取权威 期货投资 信息!
<上一篇 全球喜迎开市!期货节后策略如数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