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债市回暖,也引发了市场关于“债券牛市是否到来”的讨论。目前看来,机构对于债市转暖信号的判断仍多存分歧。
今年,市场明显感受到资金面的适度宽松。多数机构表示,春节前后的流动性宽松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央行提升政策操作灵活性,主要目标仍在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不存在货币政策额外宽松的意图。
中信证券(18.260, 0.01, 0.05%)研究报告称,2018年“去杠杆”目标依然明晰,主要目标“去杠杆”的实现路径将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换,逐步抬升操作利率为“去杠杆”营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的防范被置于更高位置,对于风险的态度由“守”变为“防”,央行通过增加流动性量的供给以对冲加息对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实现防范风险和稳增长的目标。
债市多空存分歧
在经历了年初监管引发的债券市场大调整后,短期内的债市回暖是多数机构的一致预期。在全球经济复苏、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资金面宽松格局能否延续、监管政策落地对于债市的掣肘,仍是目前市场分歧产生的主要原因。
“债券市场压力犹存,长端趋势性机会还未显现,”东北证券(8.110, 0.07, 0.87%)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李勇认为,“首先,虽然目前流动性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但随着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到期、税期顺延以及美联储3月份加息压力,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面临较大的压力。并且,两会召开在即,政策窗口期即将发布的各种政策文件,都会对债市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因此,虽然目前债市相对平稳,但长期来看仍存在一定的压力。”
<上一篇 风险偏好上升 股指期货仍可看高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