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中国第二大钢铁上市企业——武钢股份曾公布了一份“惨淡”的年报,超过75亿的巨额亏损,成为当年A股的亏损王。
最终,2016年9月,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重组,宝钢集团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更名为宝武钢铁集团,武钢集团被整体划入。武钢股份也在上市18年后并入宝钢股份。
还有一些钢铁国企则通过债转股求生。2016年,在A股上市的重庆钢铁已资不抵债。2017年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公司以债转股的形式清偿债权,根据公司换股价及清偿比例计算,重庆钢铁普通债权人超50万元部分,100元可收回34元。在债权人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重庆钢铁实现了3.2亿的盈利,净资产达到167.3亿。
龙头企业优势凸显: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在经历去产能和刮骨疗毒般的自我改革后,钢铁行业整体效率大幅提升。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钢铁会员企业在粗钢产量增长7.86%的背景下,总能耗仅增长4.78%,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3.7%,悬浮物下降9.44%,挥发酚下降8.66%。
但从集中度来看,钢铁行业集中度仍很低。据方正证券研报,中国钢铁行业CR10从2011年的49.2%下滑到2017年的36.9%,CR4在2017年也仅为21.9%。而在国外,2015年,美国前四大钢铁企业产能集中度占比达70%,日本前四大钢铁企业产能集中度更是高达83.3%。
进一步提升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效率,行业集中度很可能会大幅提升。作为一种成熟的工业门类,龙头钢企的效率远高于普通企业。宝钢股份废气监测数据显示,公司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三大污染物的指标表现优秀,绝大部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不高于国家标准的60%。在环保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宝钢股份的优势将持续凸显。
下一篇> 钢铁去产能2018年再压减3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