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农产品期货 > 正文

玉米市场供应已从过剩转向紧缺-第2页

2018-3-9 13:11:38

2016/2017年度(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没有政策性收购和销售的状态下,玉米市场已经由严重供应过剩转向供不应求。“面积主动调减”“单产因灾受损”和“进口谷物替代减少”导致玉米供应明显下降。同时,市场化机制激活了玉米产业链,带来了消费的爆发,供需双向作用使得玉米市场近七年来首现负结余,这为市场化去库存奠定了基础。

进口替代减少提振国产玉米需求

从市场年度来看,2016/2017年度,我国累计进口玉米246万吨,同比下降71万吨;累计进口高粱521万吨,同比下降308万吨;累计进口大麦810万吨,同比增加224万吨;累计进口DDGS74万吨,同比下降350万吨。根据测算,这些进口谷物可替代国产玉米1 652万吨,同比下降505万吨。随着玉米市场化的推进,内外价差缩小,尤其是2017年年初,内外玉米价格基本持平,国内用粮企业进口积极性显著下降。尽管2017年3月之后国内玉米价格逐渐上涨,内外差价再次拉大,但全年饲料谷物进口量仍低于上年度。进口饲料谷物数量下降,减少的份额由国产玉米补充,有效提振了国产玉米的需求。

同时,由于种植面积下降,2017年,美国高粱产量预计为924万吨,低于2016年的1220万吨,降幅为24.26%。此外,澳大利亚大麦产量也由1292万吨下降至800万吨。供应减少刺激国际市场高粱、大麦价格坚挺,进而抑制国内企业的进口积极性。加之商务部决定自2018年2月4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目前不少外商已暂停美国高粱报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未来高粱到货数量。一旦“双反”成立,高额关税就可能导致洗船等问题的出现。因此,预计2018年我国饲料粮进口量将进一步下降,进口饲料谷物的减少为国产玉米的消费带来空间和动力。

编辑:快餐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