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市场供需相对宽松,历年积累的政策性小麦库存高企,局部减产难以影响大局,市场不会出现缺粮现象,小麦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市场主体需保持理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7月份预计,2018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2250万吨,当前的收购量仅占当年预计产量的三成左右。
由于今年小麦收购进度缓慢,且市场预计收购总量将低于上年,即使考虑到今年局部地区小麦产量因灾减产的因素,仍将有大量粮源滞留于流通领域,市场压力偏重。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流通粮源放大便于调节市场供需,这将抑制小麦价格大幅波动。
政策对市场支撑预期不高
2018年国家首度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三等小麦每斤下调0.03元。按照惯例,每逢9月30日小麦托市收购结束后,10月上旬国家有关部门将公布下一年度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市场认为,国家进一步下调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几率仍然较高。
今年小麦收购出现重大转向,重心加速向市场化收购转变。收购预案启动条件的调整和收购标准的提高,均为市场化收购让路和腾空间,夏收期间政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明显减弱。
我国历年积累的临储小麦库存较高,初步统计目前仍在7400万吨左右,同比增加1634万吨,尤其是2017年产小麦颗粒未售。夏收期间虽然暂停了小麦拍卖交易,但集中收购结束后市场拍卖仍将恢复。出于加快“去库存”的考虑,政策性小麦拍卖价格并不排除继续下调的可能。整体看,政策对市场的支撑预期处于减弱态势。制粉企业难承受过高麦价
<上一篇 豆粕基本面维稳 等待实质性消息
下一篇> 短期菜粕稳中有涨 菜油上行空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