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16-17年的减产牛市之后,棕榈油从17年下半年开始进入熊市周期,在短期库存无忧的情况下,无论是产区的库存还是价格都与2015年下半年走向类似。
这里具体的原因并不清楚,市场有认为是斋月导致的,但如果真的是斋月的原因,那么历史上应该可以找到痕迹。如果观察历史上斋月期间的环比产量降幅,你会发现5-6月份12.6%也是历史的极端情况,而斋月有怎么能持续影响达到2个月之久(今年斋月为5月)。
那产量到底有没有问题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第一,就是上半年产量的整体情况综合考虑;第二,就是产区的历史降雨情况。
第一方面:前6个月马来的产量达到892万吨(如下图一,我们将2015年和今年均标记),同比增幅2.34%,接近历史较高的900万吨上半年产量,而2015年的上半年产量为904.5万吨,仅次于2014年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较好的产量核心来自于前三个月的产量高位弥补,2018年的前三个月产量均是历史最高单月产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产量的同比增幅与全年产量的同比增幅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如下图二),红色虚框部分为今年目前所在区域,上半年同比增幅2.34%。
<上一篇 贸易摩擦持续升温 豆粕顺势上涨
下一篇> 新陈交替、产量堪忧 玉米价格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