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能力整体充裕的环境下,在短期的政策扰动告一段落后,叠加坑口煤价企稳反弹后的小煤矿重新开工,坑口供给再次放量所带来的压力也不容忽视。
另外,淡季突如其来的高日耗在推升煤价同时,也带来了北港锚地船舶数的不断抬升、北港以及沿海电厂的不断去库。其中,北港锚地船舶数于6月8日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北方四港与沿海五大电厂库存于6月上旬达到阶段性低点。这三项指标的阶段性极值基本都能对应到2018年那轮煤价上涨的终点。由于同样是需求驱动的上涨,所以这三项指标也能用作判断本轮煤价上涨持续时间的参考。
总的来说,本轮煤价上涨与2018年类似,本质上都是由淡季日耗的超预期所引发的,北港及终端的库存去化只是在此底层逻辑上的数据体现。与2018年不同的是,当前原煤的供给和运输能力都强于当年,所以由库存去化而引发的价格反弹弹性或将弱于当年。
另一方面,2018年6月起沿海电厂库存不断回升与进口煤对沿海电厂的倾斜密切相关。而今年由于1-4月进口煤额度的透支,三季度的进口煤政策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若进口煤确定性收紧,那么沿海电厂补库对煤价拉动的持续性也将较强。
补库需求短期持续,6月初以前现货仍是多头市场
从目前终端电厂的库存和日耗水平来看,目前重点电并没有走出往年同期的累库走势,反而在高日耗的侵蚀下,库存跌破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而从日耗的绝对量变化趋势上看,日耗的攀升将持续到7月底。所以在该段时间内,内陆电厂若要继续维持高库存策略,补库力度将强于去年。坑口环节的价格受此影响,短期内也难再深跌,这也给了港口价格发运成本的支撑。
针对沿海电厂而言,我们结合目前的日耗水平以及过去5年的季节性走势,对沿海电厂的库存和日耗作了线性外推。结果显示,今年的日耗与去年日耗的差值在6月上旬前难以明显收窄,而库存的低点预计出现在6月中旬。结合未来一段时间江南中南部、华南地区内汛期的到来,我们认为沿海市场的现货涨势或将持续到6月初。
总的来说,就内产而言,在5月短期的政策扰动告一段落后,6月起坑口供给的再次放量将部分缓解目前供需偏紧的局面。但三季度的进口煤政策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若进口煤确定性收紧,那么沿海电厂补库对煤价拉动的持续性也将较强。
<上一篇 市场逐渐趋稳 港口煤价涨幅收窄
下一篇> 动力煤期货走势下跌 政策预期影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