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甲醇产销和进口第一大国,供需边际和贸易变化对我国甲醇价格影响深远。当前全球甲醇产业依然处于新一轮投产弱周期中,进口压力难以消化,郑醇将弱势运行。
目前全球甲醇市场正处于第二轮投产周期的中段,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伊朗,2019/2020年度全球甲醇产能平均名义增速高达12%,预计本轮扩张将持续至2022年。
我国是全球甲醇产销和进口第一大国,供需边际和贸易变化对我国甲醇价格影响深远。当前全球甲醇产业依然处于新一轮投产弱周期中,进口压力难以消化,郑醇将弱势运行。
产业供需分离特征明显
在中国CTO/MTO快速发展,中东天然气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以及北美页岩油革命的背景下,全球甲醇总产能不断扩张,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2020年全球有效产能将超过1.5亿吨,集中在东北亚、中东以及美洲地区。其中,东北亚产能集中在中国,约占全球甲醇总产能的67%,中东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5%,北美约占全球总产能的8%,南美约占全球总产能的7%。
全球甲醇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东北亚、北美和西欧。其中,中国甲醇年消耗量占全球近60%。甲醇下游消费结构也大不相同,中国甲醇下游消费以CTO/MTO为主,占比接近一半,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海外甲醇市场消费仍以甲醛、醋酸、油品相关品等传统下游为主,增量有限。
国际甲醇贸易活跃度高
在甲醇产销分离的供需格局下,甲醇国际贸易活跃度高,主要出口国均对我国市场出口甲醇。我国甲醇进口量前五位分别是伊朗、新西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曼和沙特,其中伊朗是我国最大进口来源国,占到总进口量的三至四成。
由于甲醇属于液体类危险化工品,其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相较甲醇价格占比高,因此运输和库容对甲醇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全球甲醇物流主要有以下几条路线:中东至中国,周期约30天,多用3万—6万吨大型货船运输。新西兰至中国,周期15天,货船多在3万吨以上。美洲至中国,周期约40天,货船多在3万—4万吨。东南亚至中国,周期7—10天,多为1万—2万吨小型货船。
<上一篇 7月大宗商品期货“涨多跌少”
相关阅读

在需求偏软现实之下 预计沪锌短期弱势运行
4月2日早盘,沪锌主力合约弱势下行,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期货交易所 :关于调整氧化铝期货交易手续费的通知
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4月8日交易(即4月7日晚夜盘)起:氧化铝期货的交易手续费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