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市场结构性过剩导致纯碱价格弱势。后期要重点关注纯碱行业的减产幅度。若不能有效减产,纯碱期价即使短暂反弹,但时间和空间也将非常有限。
8月7日,国内商品期货跌多涨少,20号胶、沪银、纯碱及橡胶期货涨幅居前,其中纯碱主力合约涨停,涨幅4.03%,报1472元/吨。机构指出,纯碱期价即使短暂反弹,但时间和空间也将非常有限。
截止日盘收盘,纯碱主力合约涨4.03%,报1472元/吨,成交197.90亿元。
纯碱市场结构性过剩导致纯碱价格弱势。后期要重点关注纯碱行业的减产幅度。若不能有效减产,纯碱期价即使短暂反弹,但时间和空间也将非常有限。
纯碱期货自上市以来一直较为弱势,主要是纯碱现货市场的结构性过剩以及期货市场高升水。随着纯碱厂家轮番检修以及玻璃厂大举囤货,纯碱现货价格基本达到底部,但是纯碱期货高升水压力仍在,纯碱供应端开工逐步回升给中期市场回暖带来阻力。
现货市场呈现结构性过剩
玻璃减产而纯碱扩产是纯碱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的关键。自2018年工信部对玻璃产业产能严格限制以来,玻璃行业产能在行业景气时期反而出现了产能逐步萎缩。2018年年底玻璃行业在产产能4950万吨/年,此后在各类因素影响下,玻璃在产产能逐年下降,2019年年底玻璃行业在产产能已经下降至4760万吨/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一季度玻璃在产产能更是下降至4500万吨/年。但是纯碱行业则不同,2019年随着金山化工等装置的投产,纯碱行业产能由2018年3040万吨/年扩张至2019年年底3300万吨产能。玻璃行业减产与纯碱行业产能扩张,从供需两端挤压纯碱行业的生存空间,使得纯碱价格自2019年年初的2400元/吨左右一路下滑至最低1250元/吨。
低估值高库存之间的矛盾
当前,纯碱行业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联碱企业亏损近100元/吨,氨碱企业亏损更是接近200元/吨,这是近6年来纯碱行业亏损最严重的时期。在这一背景下,纯碱厂家只能被迫降低开工率。至目前,2020年氨碱厂家与联碱厂家开工率均明显低于2019年。但是,纯碱过剩是结构性矛盾,在疫情影响下,纯碱厂家库存创历史新高,5月初纯碱库存达到最高位171万吨,此前6年内库存最高峰在90万—100万吨附近。
下一篇> 供需面不利 聚丙烯期货难以继续走强
相关阅读

在需求偏软现实之下 预计沪锌短期弱势运行
4月2日早盘,沪锌主力合约弱势下行,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期货交易所 :关于调整氧化铝期货交易手续费的通知
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4月8日交易(即4月7日晚夜盘)起:氧化铝期货的交易手续费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