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农产品期货 > 正文

三大瓶颈阻碍粮食生产 玉米至少再增1.8亿吨-第4页

2020-8-24 16:35:43

耕地抛荒、种地收入低、种业大而不强,正在侵蚀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中国农业还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而如果上述三大瓶颈被打破,中国粮食生产仍然拥有巨大的增产空间。

《农村土地市场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种植户、家庭农场、新型合作社等)不断壮大。截至2016年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4.71亿亩,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面积的35.1%,近几年的流转速度在加快,多个省市的土地流转占比已经超过40%,有些地方高达90%以上。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镇徐集村的80后种粮专业户封胜告诉记者,邗江区的耕地流转占比已经超过80%,汊河镇的更高,在90%以上,仅徐集村里的规模化种植户就有20个,基本将村里3200亩耕地包圆了。

尽管如此,土地流转的占比也还有限,广大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新疆、甘肃、贵州等地,2016年前后土地流转占比都还徘徊在15%左右,仍有大量田地处在低效种植甚至抛荒状态。土地流转龙头企业苏垦农发(601952.SH)也仅有120万亩耕地,在全国耕地总量中的占比不足千分之一。

受农村人口大量稳定转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制约,目前大多数农村还不具备大规模流转的条件,流转市场的培育、规模经营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管是家庭农场还是流转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不会少。

签订了600亩租地合同的封胜告诉记者,明年麦收后合同就要到期了,去年的小麦收购价极低,一年下来基本没赚到钱,今年洪涝灾害影响的300亩水稻,亩产预计要减少100公斤左右。他苦恼地表示:“如果今年粮食还是卖不上价,我估计不会续约了,成本太高,每年光租金就要40万元,种子、农药等都需要大量现金周转,也没有那么大仓库屯粮,想把粮食屯到价格高再卖都不行,赚不到钱,不如去干点别的。”

编辑:糖沫沫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