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前国内生猪存栏量尚未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前的水平,但业内对于猪价将进入下行轨道的观点确立,本轮周期拐点已至,养殖企业利润也将逐步缩水。不过,在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作用下,猪价降至盈亏平衡位置仍需较长时间。
上述不具名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人士也表示,虽然大多数养殖户还是用三元母猪充当种猪,市场上母猪的数量确实已经出现连续增长,但是生猪供给量整体还是不足的状态。大企业目前都在扩张产能,虽然项目建设速度可以提上来,但种猪的补量过程还是比较缓慢的,具体缺口什么时候能补齐还是未知。
屠企规模减半
集中度将提升
从近期密集披露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8月份数据来看,企业单位出栏量有增有减,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不过当前终端需求欠佳,屠宰厂开工水平低位的问题依然凸显。
“从去年以来,生猪养殖下游的屠宰和深加工企业生存环境就比较困难。猪价高,销价不可能按照猪价上涨的幅度一样上涨,市场还有接受程度的问题。所以在目前价位上,大部分屠宰企业是亏损的。”刘承信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生猪价格在每斤7、8元左右的时候,屠宰企业才能恢复到盈利水平。当前市场情况下,虽然深加工还有点盈利,但肉价高,成本高,盈利情况也不好。
刘承信称,目前国内屠宰量下降很厉害,比去年同期已下降50%左右。“企业的屠宰量减少了,过去能宰四五千头的,现在宰一两千头。过去能宰四五百头的,现在宰百十头。大多企业为了维持基本客户,赔本也得干。”
据数据统计,2017-2019年非洲猪瘟发生前,屠宰企业开工率维持在40%-60%之间,疫情发生后,开工率降至30%以下,且2020年1-8月开工率不足20%。但从过去5年开工率走势看,四季度开工率均呈现快速提升的态势,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预计2020年四季度提振有限,国内屠宰企业开工率或涨至20%。
<上一篇 9月苹果期货波动将加剧 当心库存压力
下一篇> 需求强劲而供给面临冲击 美大豆期货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