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9月份的高点16000元/吨,到2020年疫情危机时的低点9500元/吨,粗略统计,橡胶期货价格深跌了40%。国庆节后天胶可谓是能化板块里的“明星”品种,短短13个交易日,天然橡胶主力合约大涨逾3000点,创2017年9月15日以来新高。
从2017年9月份的高点16000元/吨,到2020年疫情危机时的低点9500元/吨,粗略统计,橡胶期货价格深跌了40%。
“十一”长假之后,橡胶期货就成了期货市场投资者的宠儿。据说”一小撮“专业人士探讨后认为,其行情是十年不遇的牛市波动性质。当然,与之相对应的,当前来看有点格格不入的熊市论调,依然不会消散……
有一位投资者表示,今年的这个十月对他来说,是“金十月”,显然,他是多头。
国庆节后天胶可谓是能化板块里的“明星”品种,短短13个交易日,天然橡胶主力合约大涨逾3000点,创2017年9月15日以来新高。
究其原因,市场人士认为本轮行情主要受益于东南亚产胶国减产预期增大和需求驱动超预期恢复。
国庆节后,在多重积极因素共振下,国内沪胶期货2101合约启动一轮快速上涨行情,期价自12600元/吨一线连续拉升,并于本周一达到盘中最高价15815元/吨,不仅再创年内新高,而且月度涨幅也为2017年1月以来的最大值。虽然目前多头热情高涨,胶市看涨声一片,但短期继续追涨风险正在加大。
天然橡胶上涨的“导火索”在于国内外产区的减产。今年受疫情以及天气因素影响,国内产区开割时间较往年延后了近两个月,割胶时间的缩短使得国内新胶供给减量成为大概率事件。进入传统割胶旺季后,国内产区割胶作业又不时受雨水天气干扰,产区新胶季节性提量不及预期。10月海南产区连续受到台风“浪卡”“沙德尔”以及“莫拉菲”的影响,连续的降雨令割胶作业停滞,原料产出不足引发了加工厂的抢购现象,当地胶水价格自9月末的11850元/吨快速上涨至18250元/吨,原料端如此巨大的涨幅对胶价上涨的推动效果十分明显。东南亚各主产区今年同样受到较多雨水天气影响,再加上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所导致的胶工短缺问题,使得泰国、印尼等主产国新胶产出同样存在减量预期。
<上一篇 供需双高走势 动力煤价格保持中高位震荡
下一篇> 供需失衡 市场人气低迷限制油价上行空间
相关阅读

在需求偏软现实之下 预计沪锌短期弱势运行
4月2日早盘,沪锌主力合约弱势下行,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期货交易所 :关于调整氧化铝期货交易手续费的通知
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4月8日交易(即4月7日晚夜盘)起:氧化铝期货的交易手续费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