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截至7月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交易总量超过480万吨,总成交额将近2.5亿元;7月23日,收盘价涨至56.97元/吨,比开市首日上涨11.20%。
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截至7月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交易总量超过480万吨,总成交额将近2.5亿元;7月23日,收盘价涨至56.97元/吨,比开市首日上涨11.20%。
据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透露,发电行业2162个重点排放单位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绩效周期,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发电行业率先试水,但发电行业在未来将是“一枝独秀”。生态环境部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对符合国家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生态环境部制定了计划,将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大高耗能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纳入国家碳市场。
从行业角度来看,国家碳市场运作的核心意义之一是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碳价格信号,引导和鼓励各行业低碳转型,加强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投资。经历了“六连阳”走势之后,7月2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迎来首次修正,收盘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41%。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一轮碳价格将保持50元/吨至60元/吨的区间振荡。
定价机制是影响碳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全国碳市场交易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商-——上海环交所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形成了《2021国内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现阶段中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仍以免费发放为主,这容易导致配额分配环节缺乏价格发现机制。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后,应尽快考虑引入有偿配送,逐步提高拍卖比例,对二级市场给予清楚的价格引导。

在需求偏软现实之下 预计沪锌短期弱势运行
4月2日早盘,沪锌主力合约弱势下行,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期货交易所 :关于调整氧化铝期货交易手续费的通知
经研究决定,自2025年4月8日交易(即4月7日晚夜盘)起:氧化铝期货的交易手续费调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