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棉花期货大幅上涨,盘中三个合约触及涨停,主力1月合约上涨1175元/吨,涨幅6.78%,收于18510元/吨,盘中最高达到18675元,强势刷新了8月18日18505元的高位。
9月27日,棉花期货大幅上涨,盘中三个合约触及涨停,主力1月合约上涨1175元/吨,涨幅6.78%,收于18510元/吨,盘中最高达到18675元,强势刷新了8月18日18505元的高位。
新棉抢收问题依然存在,无法缓解
新疆手摘棉于25日开始大面积采摘,北疆地区收购价格在8-8.5元/公斤,棉农要提高0.5-1元/公斤,相应的棉价在17500元/吨以上。南疆各大棉区10月上旬将进入大面积集中采收期,南疆手摘棉价格由最初的11元/公斤降至10元/公斤,基本符合此前抢收预期下的成本。
8月18日,棉花期货主力上涨至18500元时,主要支撑来自新棉抢收的预期,现在的时间节点,新棉开始正式收购,可谓是抢收落地,但不代表行情走完或支撑因素完结,抢收的问题都有预期,市场也因此导致一波抢跑入场大幅抬升价格的行情,尽管收购开始了,但是导致抢收的问题仍然存在,且没有缓解的办法。
能耗双控,限电停产
上周末国内双控继续升级,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纺企,织厂,印染厂开工受限,其中尤以织厂和印染企业最为严重。
对于棉纺织产业链而言,这次能源消耗双控政策范围大、深度广,涉及生产加工和出口等各方面,在棉纺织加工主要的江浙和两广地区尤其较多,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期间,如此大力度的限制措施势必导致整个行业短期加工生产和供应出现急剧压缩的现象,虽然上游的供应和采摘在持续,但未必能有效落实加工企业甚至到下游的终端需求企业,供需矛盾的阶段性错配也给了市场释放情绪的良好时机。
综合来看,短期内国内新棉采购成本高企支撑下,上游行业热情高涨,旺季即使不旺也有期待,抢收期内易涨难跌,但需求仍需时日抢收期,后市需谨慎谨慎。一个半月之后,随着收购完成后上市量的逐渐增加,需求动向将成为市场主导,如此高的价格能否有效地传导到下游,还需要多方配合,如果需求不能提供更多亮点,要警惕后期棉价先扬后抑。
<上一篇 进口利润倒挂 棕榈油期货止跌企稳
下一篇> 新玉米上市 中期玉米期价或偏弱震荡
相关阅读
需求端进入淡季 沪铜短期或以震荡思路对待
11月21日早盘,沪铜主力合约小幅走低,目前盘内...[详情]
大连商品交易所:关于原木期货合约挂盘基准价的通知
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现将原木期货合约挂盘基准价通知如下:LG...